匡山,位于福建省浦城縣與浙江省龍泉市交界處,匡山因劉伯溫而名。
劉基,字伯溫,本在朝中為官,盡力剿滅義軍,怎奈元朝氣數(shù)已盡,心灰意冷的劉伯溫辭官后,與章溢、葉琛、宋濂走進匡山,立志隱居,后來被后人稱為匡山四賢。
匡山山勢巍峨挺拔,雄偉險峻,層巒疊嶂,怪石嵯峨,山中森林茂密,古樹參天,動植物豐富,終年郁郁蔥蔥,四季鳥語花香,舒適宜人。
劉伯溫等人在此隱居期間,就潛心著述,劉伯溫作《苦齋記》流傳至今,他們真才實學,飽讀詩書,真真印證了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這句話,在隱居期間與當?shù)氐陌傩找蚕嗵幍姆浅H谇ⅰ?/p>
匡山上有座古寺廟——看松庵,每年的6月19日,廟會的僧人們就會用匡山上的山泉水,與化緣來的五谷雜糧一起熬粥,再將粥分與僧徒或者有緣人食用。
這粥熬制出了只屬于這山脈的獨特味道,谷香濃郁,入口即化,清淡適口,閉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,和口中留下淡淡的粥香。 相傳劉伯溫等人在登山過程中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座寺廟,恰逢6月19,僧人們正在寺廟門外派粥,看見劉伯溫等人,則將粥送給他們食用,此等行為既是為了給別人帶來幫助,也是為自己積德。當時劉伯溫等人看到寺廟里的僧人都如此有慈悲心懷,皆嘆矣。
自此,在劉伯溫復出山林后,也更加以博愛、仁慈寬容的態(tài)度對待他人。
只是一碗粥,卻有著千年的故事,流傳著千年的文明習俗。
作為福建匡山的后輩子孫,三叔粥鋪的創(chuàng)始人受到這種文化故事的熏陶,不忘這種緬懷先人、傳承美好故事的初衷,秉承“兼容、博愛”的發(fā)展理念,將粥文化一代代得傳承下去。
三叔粥鋪,經(jīng)營的不僅是一份溫暖的粥,更是一份美好的情。
全國統(tǒng)一加盟熱線
聯(lián)系人:朱經(jīng)理
電話:13392452112
地址:廣州市白云山鶴龍街道黃邊北路160號愿景中心704
我們會24小時內(nèi)給您回電,對項目作出專業(yè)解答!
廣州三叔飲食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閩ICP備19008220號